王大鵬:與新東方風雨兼程10年路
北京新東方學?!醮簌i老師
2002年的冬天,首先試講了虛擬語氣,面試通過以后就成為了新東方的一名老師。當年上學的時候怎么也沒想到會當老師,當然,教學經驗也是零。如今,我已經走過了10年。
有人說經歷或苦難是一種財富。是這樣嗎?也許不盡然。只有當你成功熬過那段日子,并對以后有所啟發和指導的時候,那些苦難才會質變成為財富。所以,不管時光怎么流失,都無法抹去那段回憶。
沒有經驗的指導,也沒有系統的培訓,有的只是一本教材和教室里學生挑剔的眼神,我學會了主動。如何講課?如何處理課程內容?如何跟學生溝通?我只有摸索前行,通過學生的評價不斷修正自己的課程,因為實在不想打分一直停留在3點多的水平(滿分5分)。
有了充實的授課內容,但有可能會因為經驗不足而導致學生根本不聽,我學會了控場。利用各種大型講座來練習自己的控場能力,因為充實的內容需要完美的形式來呈現。2005年在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行的英語游園會,讓我得到最大鍛煉,全北京近百個培訓機構在公園搭臺演講,觀眾也跟流水一樣,每個演講臺前也就停留幾分鐘,而且有些人用看熱鬧一樣的眼神看我,觀眾走走停停,我盡全力留住他們,。這使我深深知道了控場的重要性。
每天10個小時,全程站立講課,幾只粉筆配4塊黑板,體力經受巨大考驗,我學會了堅持。當時,新東方要在一些城市開設分校,中學項目先行和當地合作辦學。我印象最深的是當年的“生死之旅”,即北京--太原--北京--鄭州--北京--哈爾濱--北京,一周不能回家,隨身攜帶洗漱用品,每天都是火車上過夜,當天全部都是10個小時的課程。有的老師體力不支,戴氧氣袋上課。人生中我第一次意識到:當老師還有“生命危險”。寒暑假時,在教師休息室遇到同事,大家都互相調侃:“還沒戴氧氣袋呢?說明你還可以繼續上課?!?
10年教齡,10萬學生,難免會有瓶頸,我學會了思考。很多時候,對于一個知識點的講解不知道如何再更深一步、提高效率,我會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,目的是讓學生深刻理解、清楚記住和熟練掌握。有些知識我講了10年,現在依然會有新的發現,這也成為了我的樂趣。我知道很多老師講課很好,但我沒聽過任何老師的課,因為擔心聽完他們的課,自己再也無法創新。因此,我通過不斷地嘗試和思考,總結屬于自己的授課方法,雖然耗費時間和經歷,甚至要走點兒彎路,但除了大家共性的理念以外,我收獲了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。在新東方,創新和差異化非常重要。
由于剛開始教師工作的時候,就嚴格按照課表作息,我學會了準時。我把很強的時間觀念和上課結合起來,在10年上課期間,無任何遲到、早退和調課記錄,每次上課都是提前1個小時到教學區。冬天,有的時候教學區還沒開門,我就叫保安起床開門,想起來覺得對不起他們。
當年,有一些老師轉行不再教課,我學會了熱愛。有人問我,老教課不煩嗎?這個問題其實不用回答,如果厭煩的話,以我的性格可以堅持一兩年,但無論如何也堅持不了10年。我熱愛教學,很多人說把自己喜歡的事當成職業是最幸福的。我從小喜歡英語,學習英語專業,從事跟英語相關的職業,所以,我正在人生的路上體會著這份幸福,風雨兼程。